我們非常重視您的個人隱私,當您訪問我們的網站時,請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。有關個人數據處理的更多信息可訪問《隱私政策》

及时新聞資訊

媒體及时新聞

西安市前線抗疫的技術“逆行者”平安返家
發布日期 2020-04-09

10.jpg

當天合影

“我們2月1日就去武漢醫院做核酸檢測相關儀器的安裝調試工作,這個必須技術人員去,我們責無旁貸。”4月9日,從武漢核酸檢測儀器技術支援回西安隔離第一天,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售後的“逆行者”潘兵虎這樣說。2個多月的一線堅守,他們4人技術小隊組成抗“疫”小分隊,和全國各地衆多醫務人員“逆行而上”支援武漢市及湖北省其他地區,爲保障一線核酸檢測運行做出了貢獻。

11.jpg

穿着防護服的潘兵虎在武漢一線。

維護檢測設備奔波股湖北各地

“去之前我們並沒有想太多,因爲武漢當地的醫院檢測工作人員咨詢的電話打得我們也坐不住。”潘兵虎表示。在到達武漢的當天,他和其他隊員李恒、江程,姚輝就進入實驗室進行儀器的安裝調試工作,接下來的日子裏,他們每天穿梭于各大醫院、疾控中心,收貨、送貨、儀器安裝、使用培訓,經常工作到深夜或者淩晨,只爲不影響醫院的正常檢驗。

原來,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,湖北省疾控、武漢市疾控、武漢同濟醫院、武漢協和醫院等重點防疫單位均裝備有天隆自動化核酸提取儀、荧光定量PCR儀及相關配套試劑等,國內外裝機設備超過1000台。爲保障檢測工作,這些設備都需要技術人員定期維護。

“我們防疫隊員都是全副武裝的穿着防護服,忙起來的時候並不會害怕。但是,回到隔離的酒店還是心有余悸,不過,第二天又接着工作了。剛開始去的時候,病人很多,心裏確實不好受。”談到當時的見聞,31歲的潘兵虎哽咽了。

“我們就像維護檢測設備的‘消防員’,湖北各地四處支援。”爲了防疫,公共交通是停擺的,而防疫小分隊除了在武漢做技術支援,還需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十堰、荊門、孝感等湖北多地醫院的技術問題。面對武漢每天嚴峻的疫情形勢,他們沒有後退,依然選擇堅守崗位。

12.jpg

抗疫小分隊正在維護檢測儀器。 

 去武漢的事沒叫父母知道 “

有時候太累了身體不舒服也是很害怕感染,有好幾次都反複的測體溫,發現沒事就能松口氣。”支援湖北2個多月,又是在醫院一線,潘兵虎和他的夥伴們工作強度和心理壓力都不小。加上幾個人都瞒着家裏,如何能避免被家裏人知道就成了新任務,潘兵虎表示,“去武漢的事不能叫父母知道,因爲父母在老家,他們現在還不知道我這段時間在一線。所以,我發朋友圈就非常隱晦,從來不提人在武漢,家人打電話問,還要千方百計的瞒過去。當時也是有不少委屈的,但是幸好我們挺過來了。”

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、首席技術官苗保剛介紹,除了這個武漢抗疫小分隊,在有疫情檢測需求的時候,在河南公司技術人員張建華放棄了假期,和醫務工作者一起爲了抗擊疫情共同戰鬥;其他技術人員也到第一線爲用戶做儀器安裝培訓;公司的銷售、技術、生產、庫房都在加班加點,放棄了假期,沒有一個人有怨言,都覺得這班加得值,加得神聖;在物流緊張時,員工自己開車向武漢運輸試劑。另外,武漢疫區銷售在沒有交通的情況下,大年三十半夜11點扛着一箱50斤的試劑耗材,徒步近20公裏送往協和醫院。” 

“武漢現在好起來了我們真高興!這就是我們這麽多個日夜的工作最開心的事。” 潘兵虎說,和醫務工作者助力疫情防控的67個日日夜夜,會成爲他一生不可磨滅的記憶。(文/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潇 實習生劉榛 張娟;圖片由受訪者提供)4月8日當天4人小分隊離開武漢(從左到右依次是姚輝 江程 潘兵虎 李恒)      

轉自    西安及时新聞網

分享
友情链接:柴油发电机 | 截止阀 | 杭芝机电有限公司 | 罗茨风机 | 高压油缸 | 救护车担架 | 潜水搅拌机 | 液压扳手 | 数字化智能经营 | 电子信息技术